嗨热线网 > 教育 >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往往被过分地夸大

2020-12-26 18:16

这些年,每当社会上曝出问题孩子的新闻,媒体几乎都会一股脑儿地剖析孩子的原生家庭,一板子打在父母教育身上。

而在心理咨询师吕晋看来,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当下,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往往被过分地夸大,相反,伴随着越来越精致化的养育,同伴之间的影响反而被低估,甚至忽视,而很多时候,这恰恰是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或者,也可以成为治愈孩子的契机!

图片

吕晋,心理咨询师,就职于复旦大学,主要研究方向:青少年抗挫折教育、原生家庭与亲子沟通

惊奇!

寝室同化现象?

在我长达十多年的学生工作中,经常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我把它叫做“寝室同化现象”。

先来给大家看一张某高校同一个班级学生的绩点和寝室的关系图:

图片

由此我们发现,绩点排在前两名的同学,来自同一个寝室;绩点排名第四、第五的同学,来自同一个寝室;绩点排名第六、第七的同学,也来自同一个寝室;绩点排名第八、第九的同学,还是来自同一个寝室……一路看下去的话,绩点最后两名的同学,居然也来自同一个寝室!

同一个寝室的相似性还不仅仅如此。如果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连帅哥、美女都往往集中在同一个寝室。大学里,几乎每个院系总有那么一个寝室,颜值特别高,一起出去上课的时候,存在感特别强。

不凑巧,如果老师上课点名,会发现不来上课的同学大多也集中在少数几个寝室(当然,这样的寝室,经常还会有一个“好学生”准时上课,同时扮演“放风者”的角色)。

寝室环境对人的影响与改变真的这么大吗?

答案是肯定的!

家庭PK校园!

哪一种环境让孩子更加在意?

实际上,比起原生家庭,同龄人的圈子,是孩子更加在意的社交场所。

一直以来,我们都关注到了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却忽视了这里面有一个大的前提——这一切都发生于孩子在家长面前,或者在与家长相关的情境中。

而大多数孩子至少要面对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即家里面和家以外的世界,每一个环境有各自的行为规范和奖惩规则。

斯坦福大学研究者Eleanor Maccoby在三十年后的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那些早期的研究结果:

这些研究结果在许多方面令人失望,在一个调查了近四百个家庭的研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孩子人格特质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关联度。

换句话说,你的孩子在家里是一个样,在学校里可能是另外一个样。而且,家外面同龄人的世界,才是他更加在意的那个世界。

要知道,一个孩子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成年人”,孩子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孩子”!

扎心!

你在孩子的眼里可能还不如一只黑猩猩重要?

我们再来看一个九十年前的故事。

1933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教授温斯罗普·凯洛格(Winthrop Kellogg)和妻子合作出版了一本书——《黑猩猩与孩子》(The Ape and the Child),讲述了他们夫妻一起做的一个抚养实验。哪怕是在九十年后的今天看来,这个实验依然非常先锋。

夫妻俩把一只七个半月大的母猩猩放在自己家中,起名叫瓜(Gua),与他们十个月大的儿子唐纳德一同抚养。这只叫做瓜的母猩猩,享受了与唐纳德一样的抚养待遇,凯洛格夫妇为她穿衣服、穿鞋,让她接受如厕训练、刷牙,并且和唐纳德吃同样的食物、穿同样的尿片,还在同一个时间洗澡。

书里有一张照片,瓜和唐纳德坐在一起,穿着一样的连脚睡衣,还手拉着手。

图片

和唐纳德相比,瓜的情感更加丰富,也更加有趣。不仅如此,在凯洛格设计的大多数测试中,瓜跟唐纳德一样,甚至有些方面还超过了唐纳德。在大部分文明生活中,瓜总是比唐纳德学得快一些。

看上去,瓜更像一个好学生,一个乖宝宝。

那么,是不是凯洛格夫妇最后成功地将黑猩猩训练成了人呢?

结果恰恰相反,凯洛格夫妇试图将黑猩猩训练成人,而事实上,瓜把他们的儿子唐纳德训练成了黑猩猩!

尽管比瓜还要大两个多月,唐纳德却一直跟在瓜的身后,模仿她的一言一行,仿佛是一个跟在大姐大后面的跟屁虫弟弟。瓜是攻击者和领导者,总能找到新的玩具和游戏方法,而唐纳德只有模仿的份儿。

于是,在唐纳德19个月大的时候,他的行为更像是只黑猩猩,而不是同龄的美国小孩——唐纳德只会说三个英语单词,相比之下,一般的美国小孩在19个月的时候,能说50多个单词,且可以把单词组合成短语。

凯洛格夫妇终止了实验。瓜被送回了动物园。

失去了瓜的陪伴,唐纳德重新回到正常美国孩子的生活轨迹,最终从哈佛大学医学院毕业。

为什么唐纳德明明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结果他的举止却更像一只黑猩猩呢?

我们曾经在很多报导中看到过“狼孩”,失去父母的孩子被狼群抚养,等到被人类发现时,行为举止更像狼,没有人类的语言能力。这是由于在那样的环境中,“狼孩”没有正常的人类成长环境。可是,唐纳德的父母明明就在他身边,为什么他的行为举止不是更像自己的人类父母,而是更像自己的瓜妹呢?

我们回想下小时候,自己跟着父母来到一个聚会,聚会上有各种年龄层次的人,而我们总是会先扫视一圈,看看聚会上有没有小朋友。一旦没有小朋友,这个聚会就变得索然无味。

在《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提到过这样一个实验情景:

把两个婴儿和他们的妈妈一起放在一个堆满玩具的房间里,两个婴儿都是一岁左右,正是警觉陌生人的年龄,但两个婴儿却相互微笑,并开始咿咿呀呀地说话。

虽然在这个房间里,有玩具、有妈妈、有拿着夹纸板的研究者,但婴儿眼中看到的只有另一个婴儿。当然,他们也看自己的妈妈,但主要是确定妈妈是否还在那儿。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虽然父母都在身边,但唐纳德,这个一岁左右的小宝宝,仍然将瓜视为自己最重要的对标目标——于是,他做出了选择,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同类”——尽管那是只黑猩猩。

因为黑猩猩是“我们”,同为人类的父母却是“他们”。

并非无能为力!

对家长的启发是什么?

写到这里,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恍然大悟:为什么我的嘴皮子都磨破了,孩子就是无动于衷?

因为对他们来说,那可能是另外一个世界,那是“他们”,不是“我们”。

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利用好同伴的正向影响呢?

首先,在中国,我们自古就明白,如果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将其放在一个同龄人的目标环境中,是最有效的方法。“孟母三迁”即是如此: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迁到更好的学区,让孩子自然地拥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环境,倡导的风向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教养的迷思》中讲到过这样一个现象,黑人的孩子有时候限于黑人群体的压力,甚至不敢表现得太过于热爱学习——黑人群体所倡导的街头文化有时候会让爱学习的“乖乖仔”感到不适。

与此同时,《纽约时报》曾经报导过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所“有吸引力的学校”,叫做米德伍德学校,学生必须通过激烈的竞争才能考进来。记者采访该校一些进入“西屋科学奖”半决赛的选手,问他们有没有因为是“科学狂”而被同学作弄。这个问题让学生们大吃一惊,因为在米德伍德中学,“科学狂”是交朋友的一个好方法,表现出野心一点也不丢脸。

图片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下来,家长遇到的最为棘手的问题是,如果孩子“交友不慎”怎么办?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和班里最优秀的同学做同桌,但如果你的孩子偏偏就喜欢和一些“不三不四”的学生混呢?

如果是小孩子,问题可能好解决一些。家长的教育、批评、引导都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效果,实在不行,找老师换个位子、调个班级,甚至,转学都可以。

不幸的是,你对孩子的影响会随着他们的长大,而变得越来越小。10岁之后,如果你对孩子交的朋友不满意,不让他们接触,他们会怎么做?

大概率上,他们会背着你和有诱惑力的“坏朋友”继续接触。

比如,父母不让孩子去游戏厅打游戏的时候,他们会怎么样?↓↓↓

他们会背着父母去游戏厅打游戏!

如果父母不让孩子看言情小说的时候,她们会怎么样?↓↓↓

她们会去学校看!

但学校也不让看呢?↓↓↓

这个回答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在有些时候,她们可能会转向耽美文学!

我有一个来访者,提到她在上中学的时候,大家喜欢看耽美文学(此处指男男向的恋爱文学),理由出乎意料:“我们中学禁止看言情小说。但是老师们以为言情小说只有男女之间的,并不知道有这么多同性文学。所以我们大家都转向了看耽美文学。”

看到了吗?活动并没有停止,活动只是转移了。

怎么办??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假如你有一个女儿,她结交了一个“塑料姐妹花”。你不想让她结交这个人。你怎么办?

在较为理想的亲子关系里,在家长和孩子可以顺畅沟通的前提下,家长是有机会了解到孩子交“塑料姐妹花”背后的心理需求的:

她想交的,一定不是“塑料”,而是“姐妹”。

如果有“非塑料”的姐妹,相信她会毫不犹豫地做出正确的选择,投入那个更加积极正向真诚的关系中去。但很可能这个孩子,并不太会交友。在这种情况下,用心理学话语来解释就是,【坏的关系总胜过没有关系】——

她并不是喜欢病态,她喜欢的是关系!

你的孩子,也许在交朋友方面,有着一些先天的不足,比如,她性格较为内向、被动;她很难主动走出第一步;很难主动张口和那个“理想型朋友”打招呼。所以,这个时候,一个主动的“塑料花”的到来,可以缓解她的孤独和寂寞。

正是因为家长只看到了“塑料”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塑料花”背后孩子在交友方面的“无力感”,才会导致亲子之间沟通不畅。心直口快的家长也许会直接抱怨:你难道看不出来吗?这个女孩子根本没有把你当朋友,你们只是“塑料姐妹花”!

孩子真的看不出来吗?孩子也许早就看出来了,但她别无选择。

她并不是在“塑料姐妹花”和“动人的玫瑰花”中间选择了“塑料姐妹花”,她从来没有这个选择。她只是在“塑料姐妹花”和“无人搭理不被看见”中做出了“趋利避害”的本能选择。

还是那句话,【坏的关系也胜于没有关系】。你的孩子,她不是喜欢“塑料”,她是喜欢“姐妹”。

#所以这个时候家长要做的#

一是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我想有个朋友。

二是看到孩子没有表达出的“无力感”——我不知道怎么结交理想的朋友。

三是针对孩子的性格,和她分享一些交朋友的方法——帮助她看到自己性格的闪光点,找到属于自己的交友方式,陪伴她一起成长,一起争取到那个最理想的朋友。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已经看到,在任何时候,亲子之间顺畅的沟通都显得格外重要。

家长需要透过孩子的行为,洞察到背后的心理需求,但前提是:要让孩子对自己产生“同类”感,而不是摆出父母或者权威的样子高高在上。

这也是我们在咨询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关系先于改变】。如果我觉得你值得信任,你懂我,我自然会开口。

孩子不和父母交流,原因可能很简单:你们的关系,没到位!

这个时候,孩子会觉得,你不是那个最适合谈心事寻求建议的人,不是我的“同类”、我的“同伴”,你不能设身处地的站在我的立场,甚至,你不愿意离开固有的世界,走到我的世界来看看。

通过让家长明白这一点,我们在工作中,帮助很多家庭改变了与孩子的沟通方法。有一位女同学和母亲关系非常紧张,家长来寻求我们的帮助,我告诉她,方法并不难,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如果孩子不问你,就不要急着给出建议。

倾听而非倾诉——多倾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倾诉自己的出发点是多么的为孩子好。

询问而非质问——多询问孩子做事情的出发点,而不是质问她为什么要这么不懂事。

我告诉家长,时机到了,孩子觉得你值得信任,是“同类”了,自然会来询问你的意见。只有这个时机,你的意见,她才可能听得进去。改变,才有可能发生。家长悟性很高,依此去做,果然与女儿的关系取得了巨大的改善。

郑重说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

联系方式:hiholiday12399@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