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热线网 > 文化 >

注重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

2021-03-28 17:5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蓝图,规划了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明确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为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在这一发展蓝图中,突出强调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并将其纳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六项主要目标中。

社会文明程度,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目标之一。“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目标,涵盖多个层面,涉及不同领域,需要各方面的长期共同努力。其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培育良好社会风尚、提升公共文明素养是最重要的内容。在加强社会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进程中,应该始终注重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

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根”与“魂”,也是这一伟大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社会文明的根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是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成为涵养社会文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源泉。

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资源引导公民崇德向善。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求善文化,关注的重点是道德修养、伦理问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先秦时期,孔子就以知、仁、勇三达德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以后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仁、义、礼、智、信“五常”和礼、义、廉、耻“四维”。这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基本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的总结,是中华民族最普遍、最重要的道德规范,长期规范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行为准则。这些思想道德资源大致可以概括为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慎独修己、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现代化建设水平的要求相比,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诉求相比,社会文明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充分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宝贵的思想道德资源,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引导公民崇德向善、加强道德建设,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

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文化引导公民文明尚礼。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华夏”盖因有“服章之美”“礼仪之大”而得名。礼仪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易》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兴礼乐以化成天下。传统礼仪文化是一个完善的体系,其内容极其丰富,“吉、凶、军、宾、嘉”这五礼囊括了国家、社会的各个层面,涵盖政治礼仪、生活礼俗和交际礼仪诸多方面。“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仪通过对人们外在行为的规范,实现个人自身和谐、社会秩序稳定、国家社稷安定。

文明言行是公民文明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直观表征。当今时代,社会上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现象。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文化引导公民讲文明、懂礼貌、知礼节,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譬如可以逐步恢复自谦、表敬等高雅的礼仪用语,代替低俗语言特别是低俗的网络语言。将传统的礼仪规范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融入公民日常的工作生活社交中。

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思想涵养健康社会心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有益于疏导情绪、平衡心态。儒家赞赏“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的乐观态度和良好适应能力;推行中庸之道、适度原则,孔子视中庸为至德,主张凡事都应当把握分寸,“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因为“过犹不及”,要平衡协调;崇尚中和泰和理念,“以中和理天下”,“以中和养其身”,“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提倡“正心”,要修心养性,“致良知”“知行合一”。道家重视 “静心”“持静”“以静养心”“清心寡欲”,“致虚极,守静笃”,坚持内心的清净空灵;提倡“不争”,赞赏“上善若水”,等等。

健康社会心态是社会文明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剧,各种利害关系更为复杂,由此带来各种社会冲突,浮躁、攀比、焦虑、冷漠、怨恨等负面的社会心态也随之凸显。这些不健康的社会心态如不加以有效引导和排解,将会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并严重阻碍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涵养健康的社会心态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应充分挖掘其中的心理健康思想并将运用于实践,在引导认知取向、疏导社会情绪、主导价值共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华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智慧,古代先哲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诸多经验。古人认为“天人合一”,其中包含了崇尚自然、齐同万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意蕴。主张敬畏生命、仁爱万物、尊重自然规律。强调顺应时序、尊重自然规律。倡导“取用有节”、节物利用,“知足之足,常足矣”,“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反映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维度。由于现代工业和科技的“高歌猛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模式被打破,生态问题日趋加剧。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敬畏生命”“取用有节”等生态伦理思想有助于调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引导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珍惜节约自然资源,形成崇尚节约、合理消费、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涵养健康社会心态、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是滋养社会文明的丰厚土壤,应认真汲取其智慧精华,并促其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供方法与借鉴。

郑重说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

联系方式:hiholiday12399@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