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热线网 > 文化 >

谁能想到一个饭局却成了唐朝进程的致命转折点

2021-12-27 22:06

  人生如棋局,或许只是一个落子的偏差,便会走出截然相反的结果。人生如此,王朝的命运亦是如此,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在当时不曾细想的举措会在后来引发难以想象的蝴蝶效应。唐朝作为中国古代历史进程里辉煌浓重的一笔,自繁华转入落寞,仿佛也只在一笔之间。

  后世的人们总是止不住地回望,竭力寻找由盛转衰的节点,不经意间发现曾经的一场饭局似乎成了关窍所在。当时的唐明皇召安禄山入长安觐见,身边有无数臣子进言将这个包藏祸心的人就地正法,然而唐明皇却选择了放过,如同当年的项羽在鸿门宴上轻纵了刘邦。最终将自己手握的锦绣山河全部断送。

  一、扮痴耍滑的奸臣终逃脱明皇的试探

  1其一凶险无比的帝王宴席

  安禄山是生于营州柳城的胡人,自幼丧父,母亲改嫁,所以无人管教下养成了胡作非为的流氓习气。因通不少族类的语言,做起了掮客的营生。但他不愿做正经生意,总爱偷奸耍滑,不久便犯事入狱,本来是要被乱棍打死的,由于安禄山生得壮硕,最终充军了事。

  或许,安禄山天生就是吃军人这碗饭的,在军队里他作战勇猛异常,凭借着累累军功一路从无名之辈翻身成为名震天下的节度使。得势的安禄山尝到了权势的滋味,不断在他驻守的范阳屯兵修筑,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军事实力,维持自己得来不易的富贵荣华。或许,那个时候的安禄山并没有真的谋反之心,毕竟出生草莽的人哪来诸多的深思远虑,彼时大唐的气势还在,迫于这股威慑力,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但作为手握大权的节度使,如此大张旗鼓地扩充军事就是包藏祸心的表现。即便此时不发作,也是充满威胁的隐患。这时候,杨国忠站了出来。他向唐玄宗进言,安禄山有谋反迹象,不若招入长安就地正法,以绝后患。身为帝王,都有疑心的问题,何况唐玄宗是从叛乱宫变的血海里走出来的。不久,唐玄宗便宣旨召见安禄山入长安。

  名义上是慰劳的邀请,实则是充满危机的催命符。唐玄宗的猜疑以及杨国忠的除之而后快,稍有差池,他便会命丧长安,然而从市井一路摸爬滚打上来的安禄山最会揣度人心,三招两式间便将危机化解。

  2其二扮痴耍滑博得君王信任

  安禄山虽然不得杨国忠的喜爱,却很讨杨玉环的欢心,憨态可掬的肥胖模样灵活跳着胡旋舞,滑稽可笑的样子瞬间博得美人欢笑。看人看事从来都不应该被表面迷惑,但是世上又有几人能做到真正的冷静自制?

  憨态可掬的安禄山甚至恬不知耻地认杨玉环做养母。任谁看到他这幅不知羞的模样都不会将其与大逆不道的谋反之事联想到一起,只觉得他是个憨傻没心机的。只是若真是憨傻之人,如何能一路杀伐坐到节度使的位置。面对唐玄宗的质疑,安禄山更是摸准这位帝王骄傲自负的心理,立刻摆出涕泪四流的窝囊模样,并且做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决绝姿态。

  一向自我感觉良好的唐玄宗立刻打消了心中的疑惑,在他眼里安禄山不过是个出生草莽的庸碌之辈,根本存不了做皇帝的心思。若是贸然对一方节度使猜忌打压,势必会造成其他节度使的惶恐。在诸多的考量与机缘下,安禄山最终全身而退。公元755年末,安禄山带着他的千军万马与狼子野心杀回了长安,仓皇逃亡的唐玄宗与杨玉环必然是对当年的误判悔恨不已。

  二、长安的极致繁华终成它陨落的祸根

  1其一繁华奢靡里藏着民众的血泪

  其实那场迎接安禄山入长安的华丽宴席上早已为后来的叛乱埋下伏笔。虽然坐拥天下,怀抱美人的唐玄宗自我感觉良好,但他并不知晓自己手上看似兴盛的王朝已经被逐渐掏空了。王公贵族的奢靡无度全部是从百姓身上压榨来的民脂民膏。极致的繁华之下,有多少卖炭翁、织布女以及镇守边关客死他乡的将士。

  不仅是物质之上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高低贵贱也变得越发明显。生于贵族的人轻易地就可以获取富足安逸的生活,而穷困者辛劳一生大抵还是惨淡收场。跨越不过的阶层,看不到朝阳,比起穷困潦倒,失去希望才是更可怕的。越来越多的民众丧失长安梦,在无尽的黑暗里蛰伏,除了隐忍的沉默只有不甘的爆发。

  唐玄宗在这场宴会里是想展示自己王朝的强大,以此起到威慑作用的。但是不同于唐玄宗的封闭,安禄山的耳目清明开阔,他在绮丽的繁华里看到了这个王朝的裂痕与颓唐。他知晓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在眼前了。

  2其二权势荣耀的诱惑无人能抵挡

  如果说大唐繁华的落寞给了安禄山叛乱的信心,那么繁华的长安以及至皇权威严给予他的便是致命的诱惑。如果自己能够坐拥天下,那么这秀丽的长安以及万国来朝的尊荣都将属于自己。并且自己再不用提心吊胆地生活下去,因为掌控天下人生死的权利在自己手上。出于种种思量,安禄山的谋反之心在这场宴会上变得更加炽热与坚决。

  这样猝不及防的结果,或许是唐玄宗始料不及的。人的欲望就是如此,一旦被开启除了追逐与满足,再无停止的可能。何况安禄山的身后站着诸多将领谋臣,谁不想拥有更高的权势与地位,而他们的起落都是随着安禄山兴衰变化的。如此多的欲望交织在一起,除了浴火重生也只剩自焚的下场。

  三、为何唐玄宗重蹈项羽鸿门宴的覆辙

  1其一对自身处境不明

  其实安禄山的谋反行径还是非常明显的,如同当年的刘邦一般,虽谈不上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但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在那场宴会上将对方除掉都是永绝后患的举措。只是彼时的唐玄宗和项羽都对自身所处的局势不清楚,在他们的眼里和心中,江山安安稳稳地在自己的掌控中。只要自己振臂一呼,就会回到自己曾经的辉煌时刻,得民心得军心。在这样的局势下,任何叛乱行为都会瞬间瓦解。

  只能说成名太早也不算好事,唐玄宗与项羽一般,前半程都是英明神武呼风唤雨的存在,后半程都陷在自己曾经辉煌的自满里不思进取无法自拔。他们自以为自己实力雄厚,实则贪腐与黑暗早已悄然地将过往腐蚀。身处危机四伏之中,却始终坚守自己那点帝王的骄傲,想要通过威慑的方法兵不血刃地解决问题,既处理危机又保住自己的声誉。他们不想轻易地杀臣子,认为那是会动摇人心的举措,然而他们忘记了有些祸心不除便会殃及整个池鱼。

  2其二节度使权利过盛

  唐朝承袭隋朝江山,完全是依靠军人建国的典范。为了维持边境的稳定,手握大权的节度使成为唐朝的看门人。然而欲望权势是最能让人失去理智的,这些被寄予厚望的节度使,最终成为了唐朝的掘墓人。可以说,唐玄宗的繁华长安都是用边境节度使的血汗忠诚换来的。他知晓守卫边境的困苦以及这些人的权势滔天,所以对他们的处置要格外用心。

  因为,一着不慎便会惹来覆灭的后果。然而,面对唐朝军阀割据的局面,他已经无力回天了,这个结局是从节度使制度被设立来注定的结果。所以,他选择了退让与怀柔,期望用长安的繁华唤起安禄山包括所有节度使共同的大唐梦,从而能继续如从前一般守护大唐。然而比起自身在边境受尽磨难困苦,长安城内的王公贵族却醉生梦死的景象,这些手握权势的节度使实在不能再与君王同心。这锦绣山河他们想自己享用了。

  3其三处死安禄山的后续问题诸多

  在那场宴会上杀死一个安禄山自然再容易不过,只是除去安禄山后,其他的节度使会如何思量?安禄山身后的军马又如何控制?这些问题远比杀死一个安禄山要难解得多。再者,若是除去安禄山,他护卫的地方必然会发生动乱,而大唐的繁华盛世容不得这些嘈杂与搅扰。那些对长安城虎视眈眈的外族们自然会乘着这场混乱打劫大唐。

  到时候自然免不了派兵镇压,再任免个节度使镇守一方。如此周折不若继续任用安禄山这个得力干将来得划算。只要能将封赏给足,不愁他不为朝廷卖命。毕竟谁的心里不渴望权势富贵,诚然安禄山是贪婪之人。只不过这一次他贪图的并不只是帝王的恩赏而是这整个天下。唐玄宗在盘根错节的利益计较里,错失了除去安禄山的良机,由此带着整个大唐坠入无边的黑暗之中。

  四、总结

  有谁能想到一个饭局却成了唐朝进程的致命转折点。如同人们会悔恨自己当初的某个举措一般,唐玄宗对安禄山的轻纵也是极度懊悔。他想不到自己这个中兴之主转眼间就被钉在了耻辱柱上。那些曾经的荣耀与辉煌都不能弥补自己的误判带来的折损。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如同人生没有后悔药。

郑重说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

联系方式:hiholiday12399@gmail.com